教务科

关于印发《集美大学本科生2022年春季开学教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2-13    浏览次数:

关于印发《集美大学本科生2022年春季开学

教学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集美大学本科生2022年春季开学教学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集美大学教务处

202227





集美大学本科生2022年春季开学教学工作方案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寒假春节期间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函》(闽教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办〔20221号)《集美区高校联防联控工作组会议纪要》(高校组〔20221号)《关于做好2022年寒假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集大办〔20222号)文件要求和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结合厦门市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工作实际,为做好我校本科生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的相关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返校工作时间安排

本科生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返校时间分别为2022218日、19日、20日,大四学生返校时间根据毕业班教学时间安排确定,由各学院具体通知,需要参加补考的学生返校时间为2022220日。

二、教学方案

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生开学时间为2022221日,补考时间为202235-6日。前两周(221-36日)进行线上教学,从第三周(37日)开始恢复线下教学。根据疫情情况,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一)线上教学方案

1.线上教学总体要求。1)教师应严格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及学校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要求,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做好教育教学的内容规划、学时安排和考核评价等工作。(2)教师在线上教学中应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线上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重视正面舆论引导、加强课程思政和学生心理疏导,全面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专业能力和家国情怀。(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努力把学习革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建立“互联网教学”新形态,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与学的新活力。(4)教师直播教学时注意教师形象,语言文明规范,环境整洁、安静。

2.教学平台。建议任课教师选用“课堂派”为主平台,结合比较成熟的腾讯会议、微信、QQ等工具,实施线上直播教学。任课教师可加入教务处已经建立的课堂派机构交流群,进行咨询、学习和交流,熟悉教学平台的使用。各学院组织任课教师和学生在218日前完成课堂派账号的注册和认证,课程的自动创建工作,学生将自动加入课堂派教学班。

3.线上教学设计。任课教师结合直播教学平台及线上教学特点,精心制作线上教学课件,利用自建在线课程或引用线上优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编制教学日历并上传(时间安排要合理,严禁教师在课堂上长时间播放视频,原则上,平均每节课播放视频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选择的视频一定要切合本课程教学主题;不得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长时间写作业,学生在课堂内做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任课教师做好线上教学过程管控,做好考勤、互动、测试、作业、阶段性测试等平时成绩的考核工作,并及时进行成绩分析,为学习成效不高的学生或部分在线学习条件较差的学生提供帮助、加强辅导、寻求替代方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保证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同质等效。鼓励教研室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工作,实现优质资源、教学设计、宝贵经验的共享。

4.建立教学班微信或qq群。为方便任课教师和教学班学生的联系和沟通,学生所在学院协助主讲教师建立教学班微信、qq联系群,对课堂教学组织相关事宜进行充分说明,要求学生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5.线上预授课。开学前至少完成一次线上预授课,通过预授课,反应出授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6.线上直播。教师和学生按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课表安排时间准时参加在线直播教学(221日为线上教学第一周周一),至少应提前15分钟进行直播环境和设备调试,并有网络和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

7.线上教学跟踪督导。各学院组织院分管领导、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教学办主任(副主任)、辅导员等,做好线上教学跟踪工作,及时了解、发现和解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校院两级督导组、学生信息员等通过教学平台后台开展线上直播教学的督导,随机查看教师的授课情况,抽查教学日历、课件等教学材料,并将督导意见反馈给相关学院。

(二)线下教学方案

从第三周(37日)开始,教师和学生按照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课表安排的时间和地点开展线下教学。

1.暂缓返校教师的教学安排

根据疫情各学院及时做好排查工作,掌握暂缓返校教师名单和具体情况,采取代课或者线上教学等其他方式的解决方案,并上报教务处备案。

2.暂缓返校学生的教学安排

根据疫情各学院及时做好排查工作,掌握暂缓返校学生名单和具体情况,根据课程安排情况,制订“一课一案”“一人一案”,不落一人,细致做好指导、帮扶工作。

1)线上线下同堂教学

教师利用智慧教室设备,或通过自带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方式到教室开展线上线下同堂教学,未能按时返校的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堂教学。

2)通过课堂实录回放自学

教师实施教室课堂实录,并将课堂录像上传至教学平台或直接发送给学生,供学生回放自学。

三、实践教学工作

(一)实验教学方面

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第一、二周线下实验教学暂停,各学院根据要求适当调整实验教学方案,保障实验教学正常有序开展。要及时掌握学生返校情况,拟定无法返校学生的实验教学方案。分组进行的实验,可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参与。无法参与的学生,学院应在返校后及时安排补做。学院可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成果,开展线上实验教学工作。

(二)实习实训工作

各学院应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尽可能安排集中实习,原则上应安排在省内实习,优先考虑在本市实习。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第一、二周实习实训工作暂停,各学院应根据要求及时调整方案,保障实习实训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实习前应做好疫情防控预案,经学院审核通过后,报教务处备案,否则不得擅自开展实习工作。要确保每位实习的学生都有指导教师,并落实好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教师要及时跟踪实习地点的疫情情况,加强师生的健康管理。实习期间,学生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地点,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育德轮”上船实习,原则上应在南方港口上下船,师生从学校到码头由学校派专车接送。学生上船前,应进行校内观察两周,并在一周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学生上船后,带队老师应加强管理,原则上不与外界接触。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视疫情发展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隔离观察。如有安排毕业班学生上船,相关学院应充分考虑学生考研复试等特殊情况,提前做好规划。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教督〔20205号)通知精神,将开展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抽检论文覆盖所有本科层次的全部专业。

各学院要根据《关于做好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务〔202170号)等文件相关要求,认真开展好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监控,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指导教师要切实担当起指导工作,要定期与学生交流,跟踪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做好相关记录以备抽查。学生需外出考察调研等,应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学院应及时审批。

四、考试工作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的补考时间为35日和36日,上午8:3010:30,下午2:304:30,晚上7:009:00。开学初外出实习的班级,待其返校后一周内补考完毕。因疫情原因无法返校参加补考的学生可向学院申请线上考试,学院将线上补考名单于33前报教务处学务科。

五、线下教学组织

各学院组织师生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以下要求做好线下教学组织。

(一)佩戴口罩

师生参与线下教学活动,除体育活动外,要做好个人防护,随身携带备用口罩,按要求适时配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二)跨片区教学活动

学生有跨片区进出校门的教学活动,学院需提前进行报备,并做好组织引导。

(三)应急管理

教学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教师应按照应急预案(详见附件),及时报告和处理。

六、开学第一课

各学院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重要作用,精心备好上好“开学第一课”。通过向广大学生传递学校的声音,引导学生配合学校相关工作,为迎接学校进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做好准备,积极适应从应用型人才培养向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转型。通过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鼓励学生在疫情期间,同心战疫、共克时艰,相信科学知识的力量,树立为强国做贡献的意识,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附件:集美大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下教学活动应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