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学校秋季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学校工作实际,经学校研究,现将2021年秋季学期教学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上课时间
根据校历安排,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老生上课时间为9月6日,新生上课时间为9月27日。
二、教学安排
(一)教学方式
教师和学生按照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课表安排的时间和地点开展线下教学或线上线下同堂教学,并做好全面转为线上教学的预案和准备工作。
(二)做好摸排工作
各学院根据“集美大学2021年秋季学期返校安排”做好学生和教师返校各项工作。提前做好摸排工作,一一落实每项教学任务的授课方式,并填写《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授课方式一览表》(附件1),并于9月5日下班前上报教务处。
1.任课教师是否能按时返校。
因疫情防控要求及其他特殊原因,未能按时返校的教师,是由其他教师代课,或者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学院应在摸排后,制订解决方案。
2.学生是否能按时返校。
因处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直辖市为所在区)、境外以及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境外旅居史的学生暂缓入校,存在一部分学生无法按时返校参加线下教学。学校在暑假期间改造了一批有直播条件的教室,为线上线下同堂教学提供硬件支持,《支持线上线下同堂教学教室清单》详见附件2。有安排在这些教室上课的老师,可以利用教室设备开展线上线下同堂教学,《支持线上线下同堂教学教室使用指南》详见附件3;没有安排在这些教室上课的老师,可以考虑自带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其他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同堂教学,或进行课堂实录。未能按时返校的学生通过教学平台参与线上线下同堂教学,或通过观看录像回放自学。
对于存在未能按时返校学生的班级,学院应根据每门课程安排的教室情况,制订解决方案,以及“一对一”帮扶的实施方案。
对于不适合进行线上线下同堂教学的实习、实验或术科类课程等,制订相应的教学预案。
请各学院通知所有教师,做好线上线下同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上课前提前到教室进行熟悉和调试。
三、线上线下同堂教学平台
1.建议任课教师使用“课堂派”为主平台,结合比较成熟的腾讯会议、微信、QQ、或其他视频会议/电话会议软件平台和工具,探索线上线下同堂教学的实施。任课教师可加入教务处已经建立的课堂派机构交流群,进行咨询、学习和交流,熟悉教学平台的使用。
2.平台注册和认证。各学院组织任课教师和学生根据提示操作完成账号的注册和认证工作。
3.课程绑定或由系统自动创建课程。各学院组织任课教师登录课堂派平台,完成课程绑定或由系统自动创建课程,学生将自动加入教师的课堂派班级。
《课堂派注册、认证、绑定、建课流程》详见附件4。
四、线下教学组织
师生要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做好体温监测和个人防护,随身携带备用口罩,按要求适时配戴。学生分散落座,课间不聚集,师生间相互交流,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师生确有身体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做好请假、调课等相关工作,严禁带病参加线下教学。同时,积极应变,随时报告和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五、开学第一课
各学院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重要作用,精心备好上好“开学第一课”。首先,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引导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防疫工作,提高防控意识,落实防控要求,引导正确舆论导向,消除心理疑虑。其次,做好教学衔接工作。如转为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同堂教学,任课教师应循序渐进将教学方式转变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并注意了解学生对前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第三,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深度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全过程。第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了解当代百年奋斗历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第五,宣传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引导学生自觉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请各学院通知9月6日早上12节课的任课教师,结合学校提供的视频素材(15分钟左右),精心做好备课工作,讲好“开学第一课”。9月6日上午12节没课的班级,学院另外安排一位任课教师在班级第一次上课时,做好“开学第一课”的讲授工作。
附件: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授课方式一览表
2.支持线上线下同堂教学教室清单
3.支持线上线下同堂教学教室使用指南
4.课堂派注册、认证、绑定、建课流程
教务处
202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