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寒假教师研修培训的通知
各学院:
为持续推动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发中心组织开展2025年寒假教师研修,内容涵盖课程思政、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核心能力提升、教改和教学成果申报指导等主题。参加此次寒假研修培训,满足相关学时学分要求者,将获得对应学习平台学习证明/证书及教发线上培训学时。教发学时由教师发展中心统一认定和导入教发平台。
各专题培训起止时间为1月20日-2月28日。
相关主题参训教师名单请于1月16日下班前发送至邮箱200461000100@jmu.edu.cn。
一、课程思政及思政课程主题培训
(一)培训平台: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
(二)培训名额115人,每个学院限报6人。
(三)课程内容:见表1。
表1:课程思政及思政课程主题培训内容
序号 | 课程名称 | 讲师介绍 |
|
1 | “大思政课”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暨示范课程申报研讨会(第二期) | 叶志明 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负责人。 |
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如何处理史论关系 | 王宪明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
3 | 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的若干思考 | 杨立志 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A1岗教授,兼任山东高校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副主任、山东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
4 | “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陈世锋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
5 | 以协同促创新关于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几点思索 | 李 蕉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
6 | 论高校数字思政建设的基本遵循 | 杨峻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
二、教学成果奖申报指导专题培训
(一)培训平台: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
(二)培训名额115人,每个学院限报6人。
(三)课程内容:见表2。
表2:教学成果奖申报指导专题培训内容
序号 | 课程名称 | 讲师介绍 |
|
1 | 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与案例解析 | 纪志成 江南大学 原副校长 |
2 | 培育总结教学成果奖要点(培育总结教学成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李志宏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副主任,中国职教学会质量保障与评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
3 | 谈谈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凝练与申报 | 张星臣 北京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北京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
三、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核心能力提升培训
(一)培训机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二)培训名额120人,每个学院限报6人。
(三)课程内容:见表3。
表3: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核心能力提升培训内容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及职务 |
高质量发展政策理解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李文长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正局级副院长 |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 马陆亭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与策略选择 | 高书国 |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 |
新时代高等教育治理框架下的教育评价 | 史秋衡 | 厦门大学教授 |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东南大学为例 | 汤勇明 | 东南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计 | 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标准与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要求 | 刘复兴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逻辑起点与综改思路 | 史秋衡 | 厦门大学高教质评所所长 |
基于OBE理念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目标设定 | 孙建荣 | 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教授 |
基于OBE理念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毕业要求与课程设置 |
基于OBE理念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学习成效评估设计 |
学科建设改革 | 四新时代学科发展变迁与西安交大的实践 | 别朝红 |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
“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的三重逻辑 | 孟 艳 |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 |
优化学科建设模式暨申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经验汇报 | 蔡国军 | 安徽建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 搭建多学科交叉平台 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研究与应用 | 郑伟诗 |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
专业建设改革 | 师生共同体的价值与重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 龚 放 |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
面向未来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 潘柏松 |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王晓琳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
科研反哺教学在一流专业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以《环境工程》专业认证为例 | 鲁金凤 | 南开大学教授 |
一流课程建设 | 申报国家一流课程的要点及建议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 |
强化一流机制,建设一流课程—北航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 曹庆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院长 |
基于知识图谱的数字化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以工科数学分析课程为例 | 孙玉泉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计算科学系师生联合党支部书记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探索——以《乡建实践》国家一流实践课程为例 | 陈前虎 |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 |
教学团队建设 | 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及功能发挥——以南开大学研究性教学团队为例 | 张伟刚 | 南开大学教授、天津市教学名师 |
虚拟教研室建设、申报与运行实践 | 吴能表 | 西南大学教务处处长 |
国家级材料力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与探索 | 沈火明 | 西南交通大学原副校长 |
打造卓有成效的教研与创新实践共同体——黄淮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教研室建设经验与实践 | 樊 慧 | 黄淮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学部主任 |
四、教研教改与教学成果奖申报指导专题培训
(一)培训平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二)培训名额120人,每个学院限报6人。
(三)课程内容:见表4。
表4:教研教改与教学成果奖申报指导专题培训内容
模块 | 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单位与职务 |
教学成果内涵认知 | 教学成果的正确理解与认知 | 黄明东 |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
我国教学成果奖概况与申报基本要求 | 黄明东 |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
高校教师如何做好教学研究培育凝练教学成果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 |
从教学成果奖看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 | 李艳梅 | 清华大学致理书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 |
从教研教改项目到教学成果凝练——基于教师发展工作视角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教学成果凝炼与成果奖申报系列课程——明晰评审观察点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教学研究方法策略 | 高校教师如何做好教学研究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 |
教学研究主题选择与案例分析 | 熊庆年 |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 |
教学研究论文选题凝练的主要策略与案例分析 | 熊庆年 |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学研究的选题、范式与写作 | 崔向平 |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 |
KMP模式:“知识—方法—境界”的教改实践探索 | 徐艳玲 |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如何进行可落地的教学研究——以“大学计算机系列通识课程”为例 | 赵 宏 |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
教研教改项目培育 | 教学研究项目的规划与申报技巧 | 曹敏惠 | 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 |
高校教师如何培育教学改革项目 | 谢寿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
高校教研项目申报之“6书”填报及管理要点 |
教改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作者的视角 | 贾 蕃 |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教研教改论文写作:选题、综述和准备 | 钟云华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教研教改论文写作:框架、修改和发表 | 钟云华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教学成果培育 | 教学成果培育之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 黄明东 |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
教学成果培育之特色如何凝练 | 黄明东 |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 |
教学成果凝炼与成果奖申报系列课程——高水平教学成果凝炼的4个感悟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透析与培育 | 邱化民 | 北京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 |
西北工业大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培育与申报经验分享 | 李铁虎 |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
新农科视角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规则解读与培育要点 | 谢寿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
教学成果奖申报 | 教学成果凝炼与成果奖申报系列课程——把握申报书落笔关键点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教学成果凝炼与成果奖申报系列课程——把握国奖关注点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教学成果凝炼与成果奖申报系列课程——凝炼范本闪光点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教学成果凝练与成果奖申报系列课程——凝炼的难重点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教学成果凝炼与成果奖申报系列课程——展现成果亮点 | 冯博琴 |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
我国教学成果奖概况与申报基本要求 | 黄明东 |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
理清主线 凝练特色一一教学成果奖的总结与申报技巧和注意事项 | 赖绍聪 | 西北大学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 |
五、全国高校法学专业专任教师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修
(一)培训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登录网址:https://teacher.higher.smartedu.cn/h/subject/qggxfxjs/。
(二)参训对象:法学专业专任教师,全校感兴趣的专任教师。
各学院要做好动员部署和组织实施,适时跟踪学习进度并提醒、督促教师按时完成研修学习。
附件:1.2025年寒假教师研修报名表
2.课程思政及思政课程专题学习手册
3.教学成果奖申报指导专题学习手册
4.高校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核心能力提升专题学习指南
5.高校教研教改与教学成果奖申报指导专题学习指南
6.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电子证书下载方式
7.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学员电脑端&手机端操作手册
集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1月14日
(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6181634。)